戴明博士管理思想精要(第一期)
❍
编辑/雨 林
戴明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大师,他对日本和美国都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力。
——彼得・德鲁克 世界著名管理大师
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危机四伏。危机是可见的,国家被炸的支离破碎,毁于战火。我们的危机更严重,因为它是无形的。1950年,日本的高管请我去帮忙。不久,日本变成了经济强国。秘密在于:
系统的管理、各部门合作,而不是竞争;对人员进行管理。
大概从1958年起,日本产品开始大量涌入。产品价廉物美,不像战前或战争结束时的产品那样粗制滥造,虽然便宜,但不值那个价格。人们偏爱进口产品(至少有些人是这样),这种趋势逐渐上升,威胁着北美工业。
那时美国人在打瞌睡吗?现在我们还没醒吗?我们的问题是质量。当然,有些美国产品非常出色,我们感谢这些产品。不幸的是,美国有些好产品,如好的纸夹,走出国门就没有了吸引力。
仅仅顾客满意还不足够,满意的顾客也可能流失,为什么不?改用其他产品可能对他更好。
公司总裁将质量交易他的工厂管理者,按时完成任务的结果很明显,但也令人尴尬。正如预料的那样,质量下降。工厂的管理者不可能知道质量是什么,即使他知道,也无能为力。他孤独无助,职能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,并使产品符合规范。
公司总裁写道:
各厂人员对自己工厂生产的产品及其质量负责。
他们不能负责,只能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。应该对他们的产品和产品质量负责任的是写上面那句话的人,即公司总裁。
公司的管理人员将下面这句口号发到所有员工手里:
操作工人对我们的产品的质量负责。
检验员分担这一责任。
同样,操作人员不能对他的产品负责,该对产品负责的是管理者;而且,像上面那样,让操作人员和检验员共同分担责任肯定是错误的,一定会带来麻烦。

◉
●
◉